本网讯 "以前下雨天,屋里要端着脸盆接水。现在,墙面不再返潮发霉,地板都恢复原来的颜色了。"近日,双福街道双河路社区板仓街E区顺利完成屋面修缮、外墙翻新等工程后,居民张大爷立马给客厅新换了吊灯,满脸掩饰不住的喜悦。
破局:老旧小区的"急难愁盼"
双河路社区板仓街E区是一个已经建成22年的老旧拆迁安置小区,因建设时间较久,部分屋面材料老化,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甚至出现楼板裂缝渗水引发墙面霉变、部分外墙砖脱落、屋面花架梁露筋等问题,维修改造迫在眉睫。
聚力:党建引领下的"先锋行动"
面对居民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双河路社区党委组建"福祉民生服务先锋队",深入楼栋进行“地毯式走访”。这支由8名社区党员、2名议事代表和3名网格员组成的队伍。采取“白天入户”+“夜间蹲守”的工作模式,10天内完成60户居民走访,整理出5类共性诉求和11项个性问题,形成《板仓E区房屋渗漏问题专项报告》。
与此同时,人大双福街道工委主任、区人大代表张健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监督和桥梁纽带作用,督导"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落实,联动规建办、还房办、人大办等多个部门现场办公,联系街道议事代表,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推进机制,高效推动问题解决。街道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约49万元,明确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重点事项:即施工前举办"设计方案听证会"并公示图纸、施工中设立"党员议事代表质量监督岗"全程跟进和施工后邀请居民代表参与"验收评审团"。
为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双河路社区党委在征求人大代表建议的基础上,建立了"阳光台账"系统,将费用明细实时张贴至社区公示栏,让居民不仅可以查看工程实时进度,还让居民了解整个工程用资情况,实现“花最少的钱,做最透明的事”。
蝶变:4800平方米的民生答卷
这场涉及4800平方米防水工程、90平方米的民生实事,在张健等多位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下,通过多跨部门协作,仅用半年时间就高效完成。人大代表们深入基层、履职尽责,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既根治了困扰60户居民多年的顽疾,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张健代表在验收现场感慨道:"这不只是房屋修缮,更是民心修缮。"人大代表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贡献了人大力量。
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
从走访调研到推动落实,从监督工程质量到确保资金透明,人大代表们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真正做到了为民办实事、为民解难题。这场民生工程的圆满收官,不仅让板仓街E区焕然一新,更让居民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温度与担当,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大双福代表小组将以此次机会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和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更多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民生福祉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李丹娜 陶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