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人大代表联动助力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实践和思考
——以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为例
施伦琪 叶承林
内容摘要: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履职主体。人大代表在助力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和监督地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地区经济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以“川渝人大代表联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实践和思考”为题,从川渝人大代表助力川渝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践及推动川渝毗邻地区联动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思考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论述了川渝毗邻地区人大代表联动活动对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成效、下一步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中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关键词:人大代表;双城经济圈;川渝毗邻地区;助力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是一项关系着成渝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人大代表在这项国家战略中如何积极履行义务,发挥代表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是成渝两地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们都在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践行的课题。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制度创新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人大代表能通过建立联动机制等制度创新行为,打破行政区域壁垒,促进区域间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率。从公共治理理论视角来看,公共治理理论主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事务治理。人大代表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能共同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人大及塘河镇人大与毗邻的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大及其白鹿镇、石龙镇人大在川渝人大代表联动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上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川渝人大代表活动联动开展为例,浅谈人大代表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中的实践和思考:
一、川渝人大代表助力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突破边界建立机构奠定联动协作基础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强调区域内各要素的整合与优化配置,通过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促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资源合理利用等。从经济发展理论层面分析,川渝人大代表开展联动活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符合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为此,江津区人大常委会立足拓展成渝地区人大合作交流,结合江津毗邻四川泸州的区位实际,2023年8月,因地制宜在川南渝西结合部的塘河镇建立了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站。由来自江津塘河镇、四川合江县白鹿镇和石龙镇毗邻地区的部分市、区县和镇共20名人大代表组成驻站代表,开展了系列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有力助推了川渝毗邻地区经济社会的联动协同发展。
(二)建章立制保障联动协作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保障联动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除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外,还明确了具体管理运行制度和联动协作内容。管理运行上:一是由站长主持活动站全面工作。负责召集、组织驻站代表开展学习、视察、调研、座谈等活动,贯彻落实活动站集体决定事项;副站长协助站长联系本片区代表开展工作;联络员负责活动站日常工作。二是由塘河镇人大负责活动站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代表联动活动由三镇人大轮流牵头承办,具体负责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宣传报道、撰写总结或调研报告等。三是建立完善活动站档案资料。全面记载代表开展学习、参加活动、提出建议批评意见等情况,每年底对活动站代表履职情况进行通报。四是及时更新代表信息。驻站代表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履职时,相应镇人大办要及时更换驻站代表,并及时与联络员联系,更新完善驻站代表信息,确保队伍不散、力量不减。
活动站主要明确了四个方面的联动内容:一是召开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商议当年联动协作内容、总结上年联动工作、商议双方共同提出的区县、市人大代表建议等,并形成会议纪要。2023年3月中旬,毗邻地区人大主席团在塘河镇召开了首次联席会,明确了联动协作的内容和形式,并提出了当年联动协作事项。2023年3月底,毗邻地区人大在白鹿镇签订了《塘河、白鹿、石龙镇人大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联动协作长效机制。2024年3月6日召开了今年首次联席会议,明确了今年联动协作内容,拟定了川渝联动活动站2024年工作计划。二是开展联动监督。每年选定1至2个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工作和两地群众共同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联动监督内容,通过听取审议毗邻地区专项工作报告、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等形式开展联动监督。三是开展代表活动。每年围绕助推三镇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联合开展一至两次法规政策宣传、接待群众、视察调研、志愿服务等代表活动,惠及边界群众,服务当地发展。四是开展研讨交流。紧扣人大法定职权开展交流研讨,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交流沟通毗邻地区社情民意、人大工作情况、经验做法、代表履职经验等,形成研讨成果,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开展联动活动推动毗邻地区高质前行
川渝毗邻镇人大联动协作制度建立以来,围绕川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主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助推了毗邻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了边界群众的法治意识,促进了边界的和谐稳定,保护了区域的绿水青山,为服务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1.助力产业发展。川渝地区人大代表们通过整合两地的资源,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融合互补,吸引了市场需求,体现了产业集群理论在人大代表联动活动中的应用。2023年3月29日,塘河、白鹿、石龙毗邻地区开展了产业发展联合视察调研活动。此次活动围绕产业发展融合互补这一核心目标,深入了解了各地区的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例如,塘河镇硐寨村集体公司根据建议采购了旋耕机和挖掘机,滚子坪村采购了大功率抽水泵等农机设备,并与石龙镇大久村集体公司的农机设备实现融合互补,极大地助力了两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此外,塘河镇与石龙镇还联合发展高山冷水生态鱼,成功打造了“滚子坪生态鱼”这一特色品牌,市场供不应求。同时,这一系列举措也有力地推动了塘河镇荔枝与合江荔枝、合江花椒与江津九叶青花椒品牌的共用和协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
2.提升法治意识。从法学理论层面考虑,川渝人大代表在提升法治意识方面的联动活动,符合法治社会建设理论。2023年3月3日,塘河镇人大与白鹿镇人大代表在两镇交界的“睦・园”家事联调大院为当地群众开展了“妇女儿童权益和未成年人保护”主题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组织了毗邻的白鹿、临港、石蟆法庭法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在现场提供法律宣传咨询服务,吸引了来自边界毗邻的近200名群众参加。2023年5月16日,塘河镇与石龙镇组织人大代表在滚子坪两镇交界地开展了《森林法》联合宣传活动。2023年12月5日,塘河镇和白鹿镇驻站代表在两镇交界地“睦园”开展了《宪法》联合宣传活动。通过这些人大代表法律法规联合宣传活动,逐步推动形成了边界地区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和法治环境,不断夯实了川渝毗邻地区法治社会基础。
3.维护和谐稳定。塘河镇和白鹿镇在毗邻的白鹿镇袁湾村建立了川渝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室,双方人大代表入驻调解室担任调解员。通过人大代表联合参与边界矛盾纠纷调解,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边界矛盾纠纷化解率。仅2023年,川渝人大代表共同参与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件,有效助力了边界基层社会治理。2023年9月,8家中渝媒体到塘河对川渝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2024年1月6日,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站在川渝交界地“睦园”开展了“建设好家庭、树立好家教、弘扬好家风”主题宣讲活动,塘河镇和白鹿镇共15名驻站代表参加了宣讲活动并为边界毗邻群众和儿童开展了现场春节慰问,为优良家教家风的建立营造了良好氛围。2024年5月31日,川渝人大代表联合开展了“川渝一家亲·幸福一家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和“川渝家庭家风家教宣讲”系列活动,通过发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例、以案释法、全国五好家庭和孝亲敬老代表现身说法、名师现场互动家庭教育宣讲和家教家风巡展等形式,有力地增强了边界妇女儿童的安全感和获得感。2024年8月9日,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站在白鹿镇袁湾村为两地居民开展了防邪教知识宣传,有效促进了边界毗邻地区的和谐稳定。
4.维护生态环保。2023年7月7日,围绕塘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毗邻地区开展了联合视察调研活动。通过听取河长制工作情况汇报、实地调研塘河污水处理厂、石龙镇防洪堤工程项目和联合巡河等方式,提出了塘河流域川渝五镇“护水联盟”扩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跨省市生态补偿机制等宝贵意见建议,有力地推动了河长制在塘河流域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川渝毗邻地区生态环保的联动发展。2023年11月23日,联动活动站驻站代表在塘河古镇段开展了塘河流域联动清漂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塘河流域群众共同保护母亲河。2024年3月和7月,塘河镇和石龙镇驻站代表在滚子坪交界林区开展了联合巡林护林活动,以实际行动并影响带动川渝边界群众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5.促进基层治理。
2024年5月11日,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站驻站代表前往四川合江县临港街道,对城镇散居楼栋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城镇建设管理情况进行视察调研,为两地基层治理难点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2024年7月11日,川渝毗邻的塘河镇、白鹿镇、石龙镇、临港街道和甘雨镇共五镇街各级人大代表30余人联合开展了乡村基层治理视察调研活动,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院落积分制管理、农家书屋运行和传统村落保护等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护林护水联盟、联动开展艾滋病预防、防邪教和扫黄打非等建议。正如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通过协同合作实现社会治理的高效化。川渝人大代表作为多元主体之一,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为川渝地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6.增进民生福祉。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强调在区域内实现公共服务的公平分配,使不同地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川渝人大代表们运用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开展了联动活动实践。2023年4月26日,合江白鹿镇和江津塘河镇的区镇人大代表在两镇交界的白杨桥大院共同召开联席会,收集边界群众社情民意,提出了完善省际公交站点设施、修建32111英雄钻井队遗址公园等建议。2023年底,双方人大代表在走访中均了解到,因受经济下行影响,返乡民工外出务工难、就业压力大的共性问题。2024年春节后,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站就协调组织了20余家江津园区企业在塘河农贸市场召开了川渝毗邻群众现场招聘会,将600余个就业岗位送到了川渝毗邻群众的“家门口”。来自塘河、四川合江白鹿、石龙、临港四镇街的1000余名群众参加了现场招聘会。通过双方代表共同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提出了涉及边界毗邻两地群众急难愁盼共性问题的高质量意见建议。在今年初川渝两地的市、区县人代会上,双方代表均分别在会上提出了修建川渝连心桥、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有效实现了双边共性问题及时下情上达,为共性问题的解决、促进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川渝人大代表联动助力协同发展的经验启示和存在问题
(一)经验启示
1.坚持党的领导是前提。党的领导确保了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为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工作专题会议的召开,为各级人大工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人大工作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在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活动中,镇党委书记担任活动站站长,体现了党对人大工作的直接领导,将党的决策部署贯穿于人大代表的履职过程中,使得人大代表能够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2.人大重视是关键。川渝基层人大联动活动站是江津区人大设立的一个特色代表家站,也是江津区人大在泸永江人大联席制度下的主动创新举措。江津区人大下发文件为联动活动张命名,区人大主要领导为联动活动站授牌。在江津区、合江县人大的鼎力支持下,江津塘河镇和毗邻的合江县白鹿镇、石龙镇、临港街道等人大均积极行动、团结协作,很快自觉建章立制形成共识,各镇街积极牵头组织开展活动。合江县人大积极鼓励毗邻镇街参与融入,不断壮大了联动队伍,确保了联动活动的顺利开展。
3.代表履职是基础。事在人为。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履职主体,在决策参谋、监督推动、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等方面发挥作用。川渝基层人大联动活动站集结了各行各业的代表,他们热情高涨、认真履职,积极参与各项联动活动,并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意见建议,确保了联动成效。
(二)存在问题
1.联动活动时间不好确定。因行政辖区不同,区县之间和各镇之间阶段性中心工作不同和具体安排不同,导致活动时间不易统一,较难在计划时间内按时开展联动活动。
2.联动活动形式内容较单一。近两年来联动活动主题多为经济发展和基层治理方面,主题范围较窄。但因川渝毗邻两地各镇发展不一,寻找更多的共同关注主题不易。联动活动形式也多为调研视察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3.联动成效有待提升。因受行政区划不同影响,两地各级重视程度不一,联动成果转化有差距。有的建议意见在有的镇能得到执行落实,而有的可能存在敷衍应付的情况。
三、川渝人大代表联动持续推进毗邻地区联动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加强代表培训交流,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通过近年来的人大代表们在川渝联动活动中的实践,代表要关心关注的已不再仅限于所在的选区了,而是要跨区和省市去关注川渝的发展大局和选区外的毗邻地区的群众愁盼问题。传统的履职视角已不适用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新时代发展阶段的需要,亟待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为此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需要定期组织代表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优秀代表等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解读、调研方法、沟通技巧等,提高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开展经验交流活动。组织代表们到其他地区尤其是川渝彼此交流学习考察,相互借鉴经验和做法。同时,加强毗邻地区代表之间的交流,分享履职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提高履职水平。
(二)立足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增强协同合作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人大代表在工作中可以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提出立法建议,确保法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工作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同时,人大代表的积极参与也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塘河镇人民政府作为江津区唯一的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塘河镇的各级人大代表除了要结合川渝毗邻地区实际,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为立法提供参考,更要加强毗邻地区信息共享与沟通,提高协作能力,及时发布有利于毗邻地区的政策法规、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等信息,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同时利用川渝基层人大代表联动活动站,与活动站成员镇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协作关系,共同促进联动工作开展。
(三)促进成果转化与落地,确保建议效时成效
川渝联动活动站作为毗邻地区人民意志的体现者和传达者,通过将人民的诉求转化为实际的政策成果能让民众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声音得到重视,不仅能改善民生福祉,还能促进社会公平,进而增强地区群众对民主政治的信心和参与度,推动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同时,通过促进工作成果转化,可以促使毗邻地区政府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将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引导到最需要的领域和项目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加高效地完成成果转化,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对联动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估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将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转达给政府部门,进一步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并积极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相关部门及时办理并反馈办理结果,提高工作成效。
(四)拓宽联动范围和形式,提升联动发展成效
川渝联动活动站影响范围从最初的塘河镇、白鹿镇和石龙镇,已经逐步扩散到合江县临港街道和甘雨镇。从关注民生热点问题到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不断提高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但要更好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还需要拓宽联动关注范围,丰富联动活动形式。比如联动开展“川渝通办”事项落实情况,监督两地各镇切实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通过联动开展“招商引资”情况调研,促进毗邻地区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毗邻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联动活动形式上,利用川渝代表交叉走访群众,倾听群众真实声音,针对性地开展联动活动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争取取得更大成效。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人大代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参与川渝基层人大代表联动活动,人大代表在决策参谋、监督推动、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等方面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了力量。在基层实践中,通过成立组织机构、建章立制和开展联动活动,川渝毗邻镇人大联动协作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助推了毗邻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推动联动发展迈上新台阶,我们应加强代表培训与交流,提升履职能力水平;立足基层立法点建设,增强协同合作效能;促进成果转化与落地,确保建议时效成效;拓宽宣传与监督范围,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提到“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人大代表应继续积极发挥作用,不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新的成就,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各地区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实现双城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