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2024-09-18

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提议人

所属代表团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第十代表团

区农业农村委

 

 

建议正文

 

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枢纽,也是农业做强产业链、优化供应链和提升价值链的重要基础。为深入贯彻《重庆市支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渝府办发〔2023〕49号)和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关于大力度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学习精神,重点打造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优势产业的要求,我镇组织召开了贾嗣镇农产品加工业调研座谈会,期冀可以依托本土资源优势,高质量推动我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质增效。

一、贾嗣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企业占有率逐步提高。分种类来看,我镇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以粮食加工为主,占比达农产品加工业的91%,粮食加工主要以花椒、蔬菜、豆类加工为主;禽类加工和其他特殊产品加工占比9%,禽类加工主要为肉鸡、蛋品等畜牧产品加工业。

(二)品牌建设开始加强,竞争优势不断扩大。近年来贾嗣镇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多次举办桑葚节活动,重点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企业,桑葚酒、金丝皇菊、瘦身鱼等具有“贾嗣名片”的农产品开始活跃于地方市场。

(三)产业链条开始有序延伸,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贾嗣镇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实施由领军企业带动和产业结构升级战略。通过调整和布局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建立以领军企业如津予酒业、花之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主,其他原材料配套企业为辅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实现农产品产加销纵向一体化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依托乡镇旅游企业如山河月色露营基地、龙登山滑翔伞基地,结合綦河生态优势,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文旅、体育、康养等众多功能性产业有效结合,为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添砖加瓦。

二、贾嗣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短板

(一)社会主体缺乏发展意识。客观来看,受到信息差影响,本土创业者以及企业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各级部门设立的有关项目、销售市场等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导致特色农产品尤其是林果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盲目性发展,停留在初加工阶段。主观上看,由于对行业缺少了解度,以及自身能力不足,创新创业不够主动。

(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贾嗣镇作为农业镇,特色农产品数量较多,但是绝大多数产品仅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初加工竞争压力大、布局分散、工艺水平低、产品雷同,花椒、蔬菜加工企业近几年新增较多,但是加工品种单一,企业管理方式落后。经营者市场意识、企业发展意识不强,制度建设落后、配套服务成本高,农产品附加值较低。

(三)企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农业的龙头企业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中坚力量,也是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当前贾嗣镇农产品加工业成功案例较少,缺乏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行业整体处于萌芽期,难以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产生规模效应。

(四)人才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欠缺。一方面,本土专业人才储备有限,达不到企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待遇水平、发展机遇对外地高端人才、前沿人才吸引力度不够,人才补给不足。生产、管理、研发、销售等各环节缺乏专业人才队伍支撑,导致发展动力不足。同时,人才匮乏也是导致行业技术创新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

(五)技术创新力度有待加强。事实证明,农产品在市场能够走多远,很大程度上要看科技这条“腿”有多长。在重视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过程的同时,需要加大科研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围绕关键环节加强技术攻关。同时,注重对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当前,贾嗣镇农产品加工业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产品数量少,加工技术较为简单,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加工转化率不高,产品影响力较弱。

(六)行政审批成本投入较大,政策环境有待优化。农产品加工对于场所、设施、布局、流程、管理、检验等投入较大,而生产用地、资金获取、工业用水等配套机制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本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生产用地为例,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除涉及农用地之外,还需要配套建设加工厂房、仓储物流设施、检验检疫设施等,从而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在当前建设用地指标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企业所能获得的建设用地指标极少,建设用地需求极难保障。即便农产品加工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在有建设用地指标的情况下,将农用地通过征、挂、拍等程序转为建设用地,用地成本也大幅度增长,对于盈利水平较低的一般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也难以接受。除此之外,生产用水不达标、前期资金短缺等问题共同导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环境的严峻性。

三、贾嗣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突出统筹规划,引领发展方向。要结合全市“十四五”规划的编制,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业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以品牌建设规划等为重要补充的健全完善的规划体系,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政策上,以财税政策为主要支持手段,发挥政府支撑带动和标杆调节作用,引导金融与社会资本等多种力量进入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同时通过开展培训学习、专题课程、宣讲会等活动普及农产品加工业知识,激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池春水”。

(二)加快技术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专项扶持;探索建立乡镇企业对外人才引进或合作机制,帮助企业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升级加工技术。组织区内外甚至市内外相关科研院所与本镇进行技术对接。实行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培训奖补政策,对开展自主培训的企业,于职工上岗一定时间后给予补贴。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和技术人才交流培训力度。对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实行地方资金配套政策,为林果类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龙头企业。目前,我镇已形成“一棵桑葚树”“一朵黄菊花”“一条生态鱼”三张名片,以及桑葚酒、泡菜等特色农产品。但是从现实来看,本土农产品品牌效应不强,有待进一步“走出去”。可以由主管部门牵头策划,农业农村部支持协调,积极与宣传部门沟通,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新型媒体上开展我镇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品的公益宣传推介活动。在相应的地方建立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并积极争取在省级电视台等地方媒体上开展名优产品公益宣传推介。积极组织电商平台与企业对接,加强电商业务的培训和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对于企业自主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推广宣传,可给予宣传平台支持与财政支持。

(四)加强政策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通过多手段打出“组合拳”,吸引更多本土与外来企业家来镇投资。简化办事流程,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办事清单,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例如给予特殊的农机补贴优惠政策,将急需的采收、分选、清洗、保鲜、贮藏、烘干、破壳机等果品蔬菜加工设备设施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并提高补贴比例;建议加大农产品产地深加工补贴资金的力度。实行固定资产投资奖补政策。对于到我镇兴办的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贴。例如对于投资建厂并投产企业,给予建设资金部分返还;对于技术升级改造的企业可适当给予技改补贴,鼓励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确保加工能力落地。另外,要积极争取国家、市、区级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的优惠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保障土地供应,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减轻企业负担。

(五)积极推动食品产业园布局,打造食品工业发展平台。食品产业园区是食品企业集聚的载体,其主要构成主要包括相关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包装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同时还有食品推广、信息服务、人才服务等中介机构。这种互相接驳的企业集群,构成立体的多重交织的产业链环,对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都具有实际意义。积极推动我镇食品产业园布局与建设,实现农产品加工由“链”到“群”的融合,实现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营销各个环节相扣,由单个企业的单闯独干到多家企业的联合发展,依靠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发展合力。

 

办理简述

 

   A

   津农业农村委函〔202497

 

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重庆市江津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第104号建议的复函

 

一、关于统筹规划,引领发展方向与推动食品产业园布局,打造食品工业发展平台的问题

一是高位推动抓组织保障。全区组建了以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召集人、分管农业和工业的副区长为召集人、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级工作专班,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作批示,有31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工作纳入区政府主要领导督办事项。二是细化举措抓政策落实。以区政府名义下发了《江津区大力度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文件明确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全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跨上新的台阶,到2027 年,全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达到 600 亿元以上。三是因地制宜抓平台建设。坚持优势互补、多园互动、错位发展,形成德感粮油加工、白沙酒水加工、先锋花椒加工、珞璜保税加工、双福高端设备制造等园区发展布局,成功打造市级100亿级、50亿级园区各一个。贾嗣镇可以按照食品及农产品“初加工在乡村、精深加工进园区”的思路,聚焦规模化、数智化、绿色化、标准化、股份化“五化”建设,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标准化种养基地,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二、关于加快技术创新与人才队伍的问题

一是优生态,育英才。依托区内2所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和7所高等院校,率先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开设农业加工、农村电商、农业机械、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培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领域技能人才2.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000余人,西部食谷入选“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教联合体”。二是抓创新,增动力。着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136家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等30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4家。三是搭平台,优服务。全国唯一花椒SGS认证中心、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富硒功能农业科创园、中科中试生物科技中国(重庆)中试城等项目落地江津。四是抓转化,促推广。培育科技经纪人57名,开展成果转化和资源对接服务18余次,解决食品农产品加工技术难题20余项。支持贾嗣镇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就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对接有关科研机构,铸牢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三、关于实施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的问题

一是积极认定“两品一标”。有效期内绿色食品62,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7个,培育食品农产品驰名商标3件,农产品商标累计达5662件。二是打造优势特色品牌。累计培育巴厨调味品、圣泉酒业等重庆老字号19个,韩氏瓦缸等中华老字号5个,成功打造“江小白·梅见”全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十大爆品,江津花椒入选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建设类商标品牌优秀案例。三是加强宣传推介。支持江小白成功举办“重庆干杯节”及“梅见品牌发布会”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非经贸博览会、广西糖酒会、深圳食博会、西部农交会、加工投洽会等展会20余次。四是发展对外贸易。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优势,坚持内外并举、进出并重参与国际竞争,支持江津农特产品品牌走出国门,2023年,农产品出口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出口额达11372.7万元、增长28%,占全市农产品出口总量10%,居全市前列。支持贾嗣镇聚焦“一棵桑葚树”“一朵黄菊花”“一条生态鱼”等主导特色产业,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发展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四、关于政策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问题

一是强化招商引资。组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专项招商工作组,按照“强链、延链、补链”思路,制定招商图谱。2023年引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项目58个,累计协议引资86.15亿元。现有在谈项目23个,预计协议引资137.0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益海晨科30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开工,太极集团浓缩丸生产基地二期等14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北冰洋重庆基地、百年传奇等5个项目正式投产,达产产值25.3亿元。二是强化政策支持。构建1个业务底座、2个服务渠道、13个业务应用、4大创新应用”的江津区“智慧政务”体系,项目审批服务全流程事项从135项压减至77项,时间从工改前的平均240天左右压减到现在的平均4575天。安排区级资金2.2亿元重点支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设立3亿元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子基金。三是强化精准服务。遍访规上工业企业助企纾困,强化40名专员对59家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规上工业企业的实地走访,全面推广“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做好问题收集,平台录入问题超过250件,办结率100%培育产值超10亿级企业4家,亿元企业22家,市级农产品加工业百户领军企业10家、百户成长型企业8家、示范企业28家。

0 人访问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