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关于家校互信的建议

2024-08-09

关于家校互信的建议

提议人

所属代表团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马昭会

第十代表团

区教委

 

 

建议正文

 

关于家校互信的建议

 

“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可以用等腰三角形做比喻:学生是顶点,家长和教师是底边的两个点。底边越长,顶点越低;底边越短,顶点越高。说明家长和教师距离越远,学生的发展水平越低;家长和教师的距离越近,学生的发展水平越高。”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信任老师、老师全力以赴。

但是,一些地方家校关系紧张,家校之间有效沟通缺位、相互理解与信任缺失,造成不能形成良好共育关系的现实困境。一方面一些家长因为学生受伤、交往、学习等事动不动就找学校的麻烦,对教师横加指责;一些涉及教师的不实举报、污名化、刻意炒作内容有增加趋势;一些自媒体人为了博人眼球,吸引流量,恶意炒作旧闻,污名化、妖魔化教师群体。愈演愈烈的趋势导致整个社会环境对教师群体缺乏信任,客观上严重挫伤教师的职业热情,对教师工作、教育事业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个别教师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如违规补课、乱收费、让家长负责学生的作业等行为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引起家长反感,容易使家长站在学校的对立面。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我们需要让家校关系更和谐、教师工作更安心、孩子成长更稳健。需要引导家校从猜疑走向理解,从“对立”走向共育。特建议:

1.向污名化、妖魔化教师群体形象的行为“亮剑”。对恶意炒作旧闻、制造谣言等污名化、妖魔化教师群体形象的言行,公安、网信等部门要依法处理,并依法追责,切实提高造谣成本。

2.对屡屡恶意举报教师的家长应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甚至予以训诫等。

3.厘清学校和家庭权责边界学校不应当承担应当由家长承担的安全监护责任,家长也不应该承担由教师负责的作业任务。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执教水平,加大对学校及教师违规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罚力度。   

5.媒体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正面宣传及报道,引导社会公众对教师多一些理解与沟通,少一些苛责与猜疑。

6.积极探索和建立更加柔性、多元、深入的家校沟通机制,提升教师家校沟通的能力与技巧。

 

办理简述

 

   A

   津教2024144

 

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区十八届人大次会议第73号建议的复函

 

完善机制提升能力

区教委印发了《江津区中小学家庭教育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幼校家共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区学校均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了“百校千师进万家”家访活动。组织全区100名德育主任班主任,参加“家庭教育与校家社共育专业化队伍建设”培训,提升教师家校沟通能力和技巧。

依法处理网络谣言

针对涉校涉生网络谣言,结合公安机关开展的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依法予以处理。

明确校家权责边界

202110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第二章家庭责任,第十四条至二十三条明确了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第四章社会协同,第三十九条至四十三条明确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职责范围。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制定下发《关于印发江津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学习教育、全面自查、督查调查、整改落实、总结提高五个阶段,突出问题导向,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督查,督促各学校加强学习宣传,对在职教师师德师风问题进行自查,建立师德师风问题自查整改台账,倡导在职教职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为进一步巩固“师德师风建设年”成效,印发《江津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十个一”集中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含民办)和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一次师德师风宣誓、发送一条师德警示提醒等日常浸润,抓好师德师风常态化教育。召开全区教育系统防性侵防欺凌专项行动暨师德师风建设“十个一”行动工作会,对专题教育活动进行了安排布置。做好师德师风考核,加强对教师日常管理,对讽刺、挖苦、歧视、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的,师德考核等次为不合格

强化媒体正面宣传

2023年,围绕典型树立,书写着我们践行“三名工程”的生动故事。人民网对我区16位校长做宣传报道,展现江津教育系统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重庆日报客户端对我区31名三名工程人才接续报道,让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在市内外影响更深远。学习强国平台单篇报道我区教师李洪让“学习强国”成为伴随自己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江津教育”微信公众号同步进行推送。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培训指导分清责任边界

各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家长学校”、家长培训、家访活动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和家长宣传、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学校、教师、家长各自的职责、责任。

(二)深化宣传引导,协调合作关系

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和媒介,多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家长对校家共育工作的了解积极引导家长主动投入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促进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有效沟通,形成育人合力。

0 人访问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